專家談丨積極共建“一帶一路” 持續推進陜西高水平對外開放
來源:西部網 2024-07-26 15:47
近年來,陜西積極融入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大格局,立足向西開放重要基地定位,以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為主要目標,聚焦大項目、大平臺、大通道、大數據建設,以政策溝通、設施聯通、貿易暢通、資金融通、民心相通推動高水平“走出去”和高質量“引進來”,不斷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面。
立足新時代,謀劃新發展。陜西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、共建“一帶一路”的重要節點,要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、優化區域開放布局、構建全域開放體系,以更加積極有為的姿態融入共建“一帶一路”,高標準落實中國—中亞峰會涉陜成果,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,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篇章貢獻陜西力量。
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政策體系
一是以制度創新為核心,持續優化對外開放政策,依托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和中歐班列(西安)、中國(西安)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、綜合保稅區、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等政策優勢,建立對外開放合作機制,進一步擴大外商投資市場準入和對外開放范圍,積極引入各類國際組織地區總部和分支機構落戶,全方位塑造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新優勢。
二是建立區域協同聯動開放機制,強化西安核心城市的引領帶動作用,在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、西安都市圈建設等超大能級制度框架下,合理優化關中、陜北、陜南的功能配置和空間布局、資源要素流通和配比,加強區域產業分布和職責職能協同,以區域協同促進有序對外開放。
三是構建長效對話合作機制,搶抓政策機遇、贏得戰略主動,高標準、嚴要求辦好絲博會、歐亞經濟論壇、楊凌農高會等國際合作平臺,發揮好中亞機制秘書處落地陜西的地緣優勢,深挖中國—中亞峰會政策紅利,積極與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國家建立長效對話合作機制,穩步推進對外交往。
形成開放包容對外交往格局
一是加大數字政府建設力度,構建具有競爭力的數字經濟發展體系,建立健全轉移協作利益共享機制,擴大經濟發展溢出效應,推動制度型開放與經貿合作,打好外事、外貿、外資、外經、外智“五外聯動”組合拳,推動陜西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。
二是營造開放包容的營商環境,建立健全對外開放市場合作機制,積極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,創新涉外商事糾紛多元化解制度,破除國別壁壘、確定市場準入、清晰產權保護、統一監督監管,形成統一開放、合作包容的國際市場認知水平和價值取向,促進公平合理競爭和暢通無阻交流。
三是加強國際創新合作,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、新模式、新動能,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。同時,圍繞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國家生產需求,探索建立由國內外一流高等院校、科研機構、涉外企業等共同參與的科技攻關、技術推廣團隊,積極產出服務國家戰略、科技含量頂尖的科研成果。
提供優質高效對外服務保障
一是加強交通網絡設施建設,持續推進國際航空、高鐵路網、多式聯運的國際運輸走廊和交通樞紐建設,建好用好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,打通面向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國家、地區的交通物流運輸網絡通道,貫通對外開放經濟交流合作基礎。
二是發揮好國家外經貿專項資金對企業開拓中亞市場的推動作用,放寬對外投資企業融資條件,加大信貸支持力度,適當增加面向“走出去”企業的融資規模,支持相關企業在科技、農業、能源、機械、電子器件、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與中亞國家加強國際合作、參與國際競爭。
三是用心用情做好民間外交,加深與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國家、地區的人文交流合作,聚焦經貿、歷史、文化、教育等對外開放重點領域,實施“小而美”民生項目,打造具有陜西特色的對外交流品牌和項目。同時,發揮新型智庫在融通中外文化、增進文明交流中的獨特作用,全面提升我省對外開放國際形象。
加大復合型涉外人才培養力度
一是依托陜西科教資源優勢,鼓勵陜西優質教育資源“借船出海”開展境外辦學,制定實施面向對外開放、加強國際合作的專項型、復合型、綜合型人才培養計劃,積極引進、培養涉外問題研究、語言溝通、組織保障等緊缺人才,補齊語言通、專業精、競爭強的對外開放人才缺口,贏得國際競爭戰略資源優勢。
二是建立技能人才共培共用共享機制,堅持政企聯動、校企合作、對話協商,加大專業化技能人才培養力度,持續壯大企業實用型、復合型高層次人才隊伍,為企業“走出去”“引進來”提供堅實智力支撐。
三是完善涉外人才配套政策,依托現有資源載體、圍繞群體需求特點,針對尖端人才、高層次人才、重點人才等出臺“一站式、全周期”服務保障政策,做到關鍵涉外人才“引進來、留得住”,助力陜西更加深度融入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大格局,在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發揮更大作用,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。(作者:惠甜,陜西省社科院辦公室干部)